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6章 宋子玉(1 / 2)

“还有一点,我说给所有人听的,你们别觉得这个三教司只是个临时机构。”

“它以后会常设、独立、钦差可查,谁想动它,就等着我下旨。今日,是天下教门进规矩门槛的头一天。”

赵桓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一时沉默。

礼部尚书本想出言再说几句软话,替佛道说些情面上的折子,却被宗泽一个眼神制住,只得悻悻咽了回去。

李纲此时却上前一步,拱手抱拳,朗声道:“陛下,臣斗胆再请一人,担任三教提举使一职,协我一同建立规矩,整顿香火。”

赵桓挑了挑眉:“谁?”

“宋子玉。”

这名字一出口,朝堂之上顿时有一小阵轻微的骚动。

有的官员在底下低声窃语,有的微微皱眉,有的眼睛却是直接亮了起来。

赵桓微微眯眼,没急着答话。他脑海中已快速过了一遍这人的背景:宋子玉,礼部出身,原是教坊司底下调升上来的副使,年轻却极清醒,最擅长审案写折,笔锋冷冽,查庙产、抓弊账那是一把好手。前不久刚在江宁断过一起假道士侵占百户田契的案子,审得干净利落,一刀切断上下勾结,得了宗泽一句黑白分明。

赵桓记得那份案卷自己翻过。

纸张都被压平得纹丝不动,文辞不骂人,但每个字都像钉子,直锤庙门。

“宋子玉?”赵桓微笑,开口,“这人可有胆子接这烫手山芋?”

李纲一笑:“臣以命担保,此人敢言、敢断,有刀有笔,不喜与人结党,既不近佛门,也不随风倒。三教司头开之日,若无这等人镇场,怕是没三天就被地方庙头请神上了门。”

赵桓看了宗泽一眼,后者点头,算是认可。

他这才点头:“好,既然李卿举荐,宗卿不反对,那就让宋子玉为三教提举使,暂任正五品,权掌三郡教务。”

他顿了顿,眼神一冷:“记住,提举不是当和尚,也不是当道士,是查他们的帐。谁敢跟你打太极,就照李纲教你的方法,一笔一刀,一刀一笔,打回去。”

话说得轻巧,但底下的几位熟知江南寺庙背景的地方官,额头已经开始出汗。

赵桓接着道:“三教司初立,诸事未稳,凡新任调官,皆由宗泽把关。你们谁要往里塞人情人脉的,想都别想。”

“这不是你们的香火地,这是朕的地界。”

众人低头:“谨遵圣命。”

赵桓挥了挥手,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掷地有声的钉板气:“三个月后,我要看到结果。”

“不是在纸上,不是在你们嘴里,而是江宁、润州、杭州,三地庙门规整,香火可清、僧籍可信、地契可查。”

“你们不是说规矩难立?好,那朕先拿香火开刀,谁不服,就别怪朕拿你们当下一个祭天。”

他话落,群臣跪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堂之外,晨钟响了三下。金銮殿外,天光已微亮。京城之中,早市尚未全开,而宫门内,一道宗教整肃之令,已从庙门边上提刀入场。

宋子玉的名字,也在这天早上,第一次被写进了这一摊未来大乱的开篇里。

下朝之后,李纲回到府中,换了朝服,还没喝两口热茶,外头管家就进来了,低声道:“老爷,宋子玉来了。”

李纲抬眼,想也没想就说:“请他进来。”

“是。”

不多时,宋子玉走入客厅,作揖道:“宋子玉拜见李相。”

李纲摆摆手:“不用多礼。你现在不是礼部闲人,是我三教司的提举使了,坐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