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14章(1 / 2)

【琴声未响我已醉】

【低头看谱子的那个角度,搭配这身衣服,绝了,然后抬头时候的那几个瞬间,我的妈呀,我恋爱了!!!】

……

学过古典乐的就知道,西方含有宗教性质的经典乐曲特别多,看起来难度不高,其实想要演奏好特别难。

一些古典乐就是脱胎于唱诗班之类的宗教音乐而诞生,即便是作曲家创作,也会围绕这种经典主题。

不是赞颂上帝伟大,就是夸赞圣母慈悲。

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个很难共情的主题。

别说是听众其实理解不了什么原罪论、赎罪论、救赎说,就是演奏者,可能也多是在技巧上面打磨精进,而在乐曲意境、情感投入等上面没有办法做到像那些有信仰的宗教人士那般完善。

还有一点比较明显的就是,在一些同时要求艺术性和技术性的体育项目里,龙国在艺术表达上面是相对比较弱势的。

除了霸权垄断,还有就是信仰、观念、美学感知等不一样,所以不能够理解,也很难做到那种艺术表达。

只能够在硬性的技术上钻研,而在文化、艺术等软实力上稍显辛苦。

在这样情况下,洛瑶的选曲无疑是有点冒险的。

她首选梁祝、茉莉花这样的曲子,肯定更能够得到听众的理解,当然她也确实选了。

只是在顺序上,她决定先从《圣母颂》开始。

圣母颂表达的情感激烈但又平缓。

在对“圣母”或者说“母亲”这个概念的称颂上,它的感情怎么都不可能是完全平静的,不如说这种对母的濡慕中还夹杂着崇拜、敬爱、期待、尊崇乃至于憧憬等感情。

她持弓的手很稳,琴弦在她的手指下微微颤动,她能够近距离感受到大提琴向她传递来的某种只有演奏者自己能够明白的反馈。

不只是拉坏了就会出现很糟糕的锯木头鬼叫,更是一根根绷紧的琴弦、空腔并共鸣的琴身本身会有不一样的反馈。

练习了很多很多次,一次次、一遍遍地去体会同一段旋律、同一个小节,才能够感受到那幽微的差别。

而现在,她就能感受到她的大提琴对她的那种诉说:

她的琴告诉她,是的,你拉的是对的,这种节奏是对的,这种感情表露也是正确的。

其实情感没有正误之分,但流畅的演奏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宛若写毛笔字,笔触之间或许会有断开、字和字之间并非一直勾连,但最后一整个卷轴的大字展开,那是行断意不断的整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