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卫恕心带着精味还有写好的菜谱,跟卫父和卫修远一起去了县城。找了县城里名声较好的酒楼。知道卫家长女是盛家女眷之后,酒楼的掌柜也不敢欺负卫家父女三人,不敢强取豪夺。
最终卫恕心的菜谱和味精配方卖了个好价钱。当天他们就在县城里租了个带着临街铺面的院子,没两天一家三口就搬到了县城里住。
有了钱,卫恕心很快就收拾好铺面,开起了点心铺子。卫恕心的点心与这个时代的点心不一样,不仅精致还好吃。之前她到县城里卖了几个月的点心,有一些回头客;如今她开了点心铺子,之前的那些回头客都来光顾。卫氏点心铺子每日都有了不错的收益。
等一家人在县城里安顿好之后,卫恕心用卖菜谱和配方剩下的钱给卫恕意置办了一份嫁妆。当然她置办的嫁妆是不能和盛家王大娘子的嫁妆比的,卫恕心手上的剩下的钱也不过是给卫恕意准备了十二抬的嫁妆。虽然不能和王大娘子比,但有嫁妆总没有嫁妆强。
因为卫恕意只是盛家妾室,卫家于盛家不算是正经的亲戚;所以卫父和卫修远不能亲自登门去见卫恕意。再则男女大防,卫父和卫修远也不能去见卫意恕。最终商量之后决定由卫恕心借着去看卫恕意的理由将嫁妆给卫恕意送去。
嫁妆置办好之后,卫恕心让卫父写了帖子先送到盛家去,等盛家回帖之后,卫恕心再带着给卫恕意嫁妆去盛家。古代官宦人家,先递手帖再登门,这是规矩,是对人家的尊重。不送拜帖,不等人家回帖就登门,这十分不礼貌的事情。
卫修远以后是要走科举之路的,所以打从小事开始,卫恕心就很是仔细讲究。等收到盛家的回帖之后,卫父、卫修远和卫恕心一起带着嫁妆到盛家门口,卫父和卫修远未进去,只是卫恕心进了盛家。
卫恕心见到了盛家王大娘子。
卫恕心:“恕心给大娘子请安,大娘子妆安。”